专家们表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我国中药新药的研发和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中药的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巩固中药的科研与产业化。
关键技术的新突破
《2021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公布,今年中国已批准12种中药新药,其中,中药新药获批数量首次超过两位数。截止到2021年末,全国有2225个中药生产商。2021年,中成药产业稳定发展,实现了6919亿元的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12.4%。近几年,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原料药材控制、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改善,中药饮片总体合格率从2016年的77.7%增至2021年的98.4%,总体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说,近几年来,随着中药监管政策、制度和措施的不断完善,中药行业的发展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21年,公司实现了2056亿元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利润增幅102.4%;中成药销售收入48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9%,净利润增幅23.3%。
“中药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新的成果喜人,中药研究与创新的春天即将到来。”中国科学院陈凯先说,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在选题上注重转变医学的观念,注重运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与标准,体现了深入、量化、系统化的特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多种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从而完善了中医理论,提高了新药的开发水平。
陈凯先生指出,在新药开发上,中药的规范化和品质管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我国中药新药研发工作成绩显著,从2018年的2个品种增至2021年的12个品种;加大对民族医药知识的发掘、整理,进一步发掘民族医药的宝藏;中药“走出去”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强化中药研究与创新
徐景和指出,要坚持“守正”、“守正”、“守正创新”,积极谋划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坚持传统中药的传统和创新,必须在充分尊重中医药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加速推动传统名方中药制剂的转化,同时要不断拓展思维方式,积极开展有效地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与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加快建立适应中药特色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深入开展中药监督管理的科研工作,强化监管能力,促进医企合作,促进中药新药的开发与生产。
何亚琼说,中药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工业化生产设备、流程化、现代化、标准化的中药生产工艺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提升中药研发水平、生产工艺创新水平,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继续努力。